哈佛大学研究发现:饭量大的人,比饭量小的人,情商要高出90%
发布日期:2025-08-16 21:54 点击次数:123
图片
作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rman)在《情商》中写道:“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往往可以春风得意;智商不高,情商高的人却可以得贵人相助;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容易怀才不遇;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一事无成”。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人际交往中,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情商的学名是“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指的是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身以及他人情绪;并且能够利用情绪信息指导思维和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相较于传统的智商(IQ)来说涵盖的范围更加庞杂。图片
因此在生活中多学一些有关情商的常识,不管是自我提升还是识人,用人上都有一定益处;最近有一个关于情商的有趣研究:饭量大的人比饭量小的人情商要高出90%。该结论来自于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其具体研究细节暂未披露,但该结论的确具有一定合理性。图片
三国著名武将之一许褚就有着惊人的食量,他为人豪迈仗义,非常有胆识,或许从彼时开始饭量与人格魅力绑定到了一起;因此在主流文化中,人们更容易先入为主,下意识认为饭量大的人似乎比饭量小的人更有人格魅力。图片
抛开可能的刻板印象外从更严谨的角度来看,该结论也成立:首先,从社交心理学中“习得理论”来看,饭量大的人常常有着更强的社交属性;饭量大代表着他们喜爱参与集体聚餐或者享受美食社交,这个场景天然促进了他们的情感交流,察言观色和共情能力。图片
他们可能会在聚餐时主动分享食物给他人,以协调他人的需求,这在无形中提升了其人际敏感度以及其人际关系。部分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在进食时更容易接受他人的观点,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午餐技巧(Lunch Skills);饭量大的人可能会频繁的处于这种接受他人需求以及要求的场景之中,那么他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自己的沟通技巧;比如如何有效拒绝别人而又不让他人不满。图片
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就有着“能吃是福”的价值观,饭量大说明他们吃得比别人多;那么为了缓解他人等待过程中的情绪,他们在进食的过程中可能会主动劝菜,会主动调节餐桌气氛;这种能主动察觉他人需求,维护人际关系的能力也是福气的体现。其次,从生理心理学角度来看,饭量与情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饭量大小其实是一种生理状态,而情商也与人的心理息息相关,因此本质上来说,饭量与情商的关系就是生理与心理的关系。图片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外向者往往更愿意满足自己的进食需求,他们不会因为他人可能会等待自己而产生负罪感;在他们眼中进食是一项正常需求,而内向者往往会更在意他人情绪,压抑自己需求,即使自己没有吃饱,可能也会停止进食。并且饭量大则往往体力充沛,代谢旺盛这种特质更容易让他们拥有外向性格;因此饭量大的人与饭量小的差异化生理状态,让他们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选择上表现得不尽相同。图片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饭量大的人一定比饭量小的人情商高;从生理学角度来看,部分人会携带FTO基因,此基因会使人食欲旺盛,饱腹感迟钝,进而导致过量进食饭量大;目前也并没有FTO基因与情商相关的一些证明,并且人的基因表达往往会受环境控制,无法简单归因。图片
因此,饭量越大情商越高,该结论虽有一定合理性但数据层面的论证较为欠缺,因此还需理性看待饭量与情商的关系;不过关于饭量与性格倒是有一定的相关研究。部分研究表明习惯快速进食的人往往有着行动力强,但是比较容易冲动决策;而那些进食速度比较慢的人往往谨慎周旋,十分注重过程体验,自我觉察较强,但是可能会过度内省。而那些总是暴饮暴食的人往往习惯用食物宣泄压力,其延迟满足能力较弱,自我调节能力不足。图片
挑食节食的人控制欲强,自我价值感偏低。在社交中比较死板,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也就是说饮食模式可能会反映出某些心理倾向,但不能直接推导出情商水平。如上文所说,情商是一个多维度概念,评价方式也十分多维;饭量大小只是一种生理状态,虽然生理与心理有一定相关性,但是并不存在绝对的因果关联。-The End -作者-观南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9个全身照拍照姿势,跟着拍,又高又瘦,拍照腿长、身材好
- 下一篇:没有了